<strike id="jddtl"></strike>
    <noframes id="jddtl">

    <pre id="jddtl"></pre>

    <track id="jddtl"></track>

      <cite id="jddtl"></cite>

      央地重倉布局新能源 數十萬億市場待開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4-13





        近期以來,從中央部委到地方政府,“重倉”布局新能源產業的規劃舉措接踵而至,引爆數十萬億級別的市場。眾多巨頭也跨界“跑馬圈地”,氫能等成為熱門賽道。業內人士認為,“十四五”有望成為氫能發展的重要窗口,但成本、技術等痛點待解,要在整體能源協調發展的前提下,總體布局,循序漸進。


        央地“重倉”布局新能源


        從“十四五”規劃綱要到政府工作報告,再到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施工圖”日漸清晰,重要路徑之一是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


        “我們將制定更加積極的新能源發展目標,加快發展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眹夷茉淳志珠L章建華在日前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正在研究推動能源領域碳達峰、碳中和的實現路徑和任務舉措,圍繞促進能源低碳智慧轉型、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新型儲能發展等重點任務,制定配套政策措施。


        根據國家能源局安排,在中東部地區將積極推動新能源就地開發利用,在西部地區、北部地區,新能源資源富集地區,要科學規劃、布局一批以新能源為主的電源基地和電力輸送通道。


        多地也“重倉”布局新能源。例如,內蒙古提出,“十四五”實施新能源倍增等十大工程,初步計劃“十四五”時期實施400余個項目,完成投資近萬億元。云南“十四五”期間將規劃建設31個新能源基地,裝機規模為1090萬千瓦。浙江計劃實施“風光倍增計劃”,到“十四五”末,力爭全省光伏裝機達到2750萬千瓦以上,新增裝機在1200萬千瓦以上。而風電裝機達到640萬千瓦以上,新增裝機在450萬千瓦以上。


        根據中國在氣候雄心峰會上提出的目標,到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業界普遍預期將不少于16億千瓦,風電和光伏的爆發式增長已是共識。


        中金公司新能源公用事業首席分析師劉俊認為,目前我國能源碳排放結構中,電力排放量占比達到40%以上。因此,碳中和背景下電力減排是重中之重。預計到2060年,國內綠色新能源總投資將達到60萬億。其中光伏投資最大,新增裝機將達20萬億,而風電新增裝機14萬億。


        氫能等成熱門賽道


        值得注意的是,風電和光伏爆發式增長的同時,氫能產業也越來越受到熱捧。


        “十四五”規劃綱要將氫能作為重要的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領域,要求組織實施未來產業孵化與加速計劃,謀劃布局一批未來產業。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30余個省市級的氫能發展規劃相繼出臺。例如,近日公開征求意見的《北京市氫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2025年前,培育10-15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能產業鏈龍頭企業,形成氫能產業關鍵部件與裝備制造產業集群,建成3-4家國際一流的氫能產業研發創新平臺,京津冀區域累計實現氫能產業鏈產業規模1000億元以上,減少碳排放200萬噸。


        面對政策的密集支持和十萬億級別的龐大市場,各路資本、企業也紛紛“跑馬圈地”,其中不乏“跨界者”。雪人股份4月7日晚間發布公告稱,正在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募集資金擬用于公司氫能領域相關產業商業化項目。


        繼上汽、海馬、廣汽等車企加速布局氫燃料電池汽車之后,長城汽車3月29日舉辦氫能源戰略發布會,在已投資20億元的基礎上,未來還將投入30億元到氫能領域研發中。同一天,中國石化也宣布,將把氫能作為公司新能源業務的主要方向,“十四五”期間規劃建設1000座加氫站或油氫合建站,打造“中國第一大氫能公司”。


        3月31日,光伏龍頭隆基股份入局氫能,旗下氫能科技公司注冊成立。此外,包括陽光電源、寶豐能源等在內的上市公司都在積極布局綠氫產業……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孫傳旺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央與地方頻繁出臺利好政策有助于加快氫能產業發展。市場潛力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供應側不斷完善氫氣制備和儲運產業,另一方面是需求側推動氫能終端應用領域的發展。


        中信證券指出,在碳中和政策的推動下,氫能在傳統高耗能工業技術革新、交通、儲能、建筑領域都將有豐富的應用,預計未來30年,氫能的整體需求將增長8倍。在這一新興賽道中,形成先發優勢及具備關鍵技術的公司有望創造長期價值。


        國際氫能委員會預計,到2050年,氫能將承擔全球18%的能源終端需求,創造超過2.5萬億美元的市場價值,燃料電池汽車將占據全球車輛的20%-25%。


        諸多痛點待破解


        盡管氫能產業得到了諸多政策支持,但儲運成本居高不下、技術難題等仍制約著氫能產業規?;虡I化發展。


        孫傳旺表示,盡管目前中國氫能具有廣闊的前景,但產業大規模發展仍然存在兩大痛點。首先是降低成本的問題,氫能的可替代性必須是以經濟性為前提的,如何用最低成本完成轉型是目前的關鍵問題。第二是核心技術攻關的問題,通過加快示范應用工程建設和服務平臺載體建設,形成完整的氫能產業鏈條,以突破商業化過程中的實用性制約。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專職副理事長王志軒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氫能發展總體處于初期探索階段,個別地區(企業)處于試點階段。在他看來,未來這一產業市場前景比較大,但不論單項能源發展的雄心多大,必須與整個能源發展相協調,總體布局,統籌兼顧,循序漸進,處理好能源安全、綠色、經濟的關系。


        孫傳旺認為,推動實現碳達峰與碳中和目標無疑是當前發展氫能產業的最大動力,中國未來需要在冶金、交通、建筑等領域加快布局氫能應用。綜合觀察不同國家與地區的低碳行動計劃,“十四五”將有望成為氫能發展的重要窗口。(記者 王璐)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汽車制造強勁支撐地方工業 新能源汽車增長可期

        汽車制造強勁支撐地方工業 新能源汽車增長可期

        2016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再創歷史新高,連續8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和最大的新車消費市場。汽車工業產業鏈長、覆蓋面廣、上下游關聯產業眾多,已成為支撐和拉動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主導產業之一。
        2017-05-05
      •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前景看好 綜合排名世界第四

        016年,受益于相關政策的不斷落實和新能源產品技術性能的不斷成熟,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力指數有所提升,綜合排名居世界第四位,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差距逐漸縮小。
        2017-08-08
      • 中國新能源汽車取得三大優勢 推廣速度或快過美國

        中國新能源汽車取得三大優勢 推廣速度或快過美國

        全球知名戰略管理咨詢公司羅蘭貝格前段時間發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全球電動汽車發展指數》報告顯示,中國首次在電動汽車發展指數排名中取得全球第一。
        2017-08-17
      • 起步早、布局早 中國將影響世界新能源汽車格局

        起步早、布局早 中國將影響世界新能源汽車格局

        疊加的利好消息,讓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近期頗受鼓舞。幾天前,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與中國新能源汽車制造商比亞迪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雙方表示將在全球范圍內共同推廣低碳出行方式。
        2017-09-2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亚洲成年在线影院_特级高清免费a级毛片_国产一区精品无码_亚洲 另类 中文 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