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在部署新一年任務時明確提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互利共贏。這個春天,全國兩會持續釋放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信號:推動外貿質升量穩、加大吸引外資力度、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深化多雙邊和區域經濟合作……代表委員們紛紛表示,應積極主動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勁動力。
以開放聚創新之勢
外貿是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去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占全球比重超過60%;新能源汽車出口達120.3萬輛,同比增長77.6%;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新三樣”出口增長近30%。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兩次提及“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讓全國人大代表、上汽集團零束科技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劉懿艷倍受鼓舞。劉懿艷認為,智能化和電動化創新技術的全面賦能,將新能源汽車的屬性從機械產品轉變為科技產品?!斑@一轉變在全球范圍內加劇了知識產權的競爭,特別是智能網聯專利領域的競爭?!?/p>
劉懿艷建議,建立國家層面的智能電動汽車技術的專利情報和風險預警系統,定向開展海外專利布局和糾紛應對指導,確保我國在智能電動汽車領域的核心成果在海外市場得到充分保護。
瞄準全球市場,民營企業揚帆起航?!熬拍翉钠胀◤S房,到全球首創綠色燈塔工廠,實現了智能化、數字化轉型。我們專注創新,創造了上萬件發明專利,讓中國產品走向全球?!比珖f委員、九牧集團董事長林孝發在“委員通道”上展示了中國民營企業強勁的創新活力。
高水平對外開放為民營企業國際化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林孝發向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介紹,如今,以智能衛浴為核心的九牧集團已在全球設有16個研發中心?!拔覈粩鄶U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全球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資金鏈加速'鏈接'中國,這為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營造了開放融通創新的重要生態?!绷中l說。
以開放匯合作之力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主動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共建“一帶一路”是我國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要舉措。全國政協委員、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進廣西區委會主委楊靜華注意到,知識產權已成為我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一件鮮亮“標簽”。
“10多年來,越來越多的知識產權'中國方案'得到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支持和響應,為共建創新之路、造福各國人民打造了知識產權實踐樣本?!睏铎o華認為,著眼未來發展,應繼續深化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知識產權務實合作。她建議,應積極推動中國-東盟區域知識產權制度一體化,通過建立知識產權信息分享平臺、常態化舉辦中國-東盟知識產權合作論壇等多種途徑,增強互信,深化務實合作,共同提高知識產權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應加大對南寧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等機構的建設支持力度,充分發揮知識產權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優勢,推動創新鏈和產業鏈更好融合,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
各方力量匯聚,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再出發大聯盟總主任黃冰芬表示:“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連續4年居全球科技創新集群第二位,印證了香港蓬勃的創新活力。香港特別行政區應堅守“一國”之本,發揮“兩制”之利,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歷史機遇,吸引內地科研成果在香港轉化運用,助力國家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黃冰芬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科創優勢互補,可以構建世界級的科創生態,吸引集聚全球高端人才,助力科創企業快速發展。目前,香港正在加快建設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內地可善用香港的海內外資源網絡、國際金融中心優勢,促進知識產權國際貿易。她建議,在香港組建知識產權貿易及綜合服務聯盟,引進內地高校和科研機構海量專利資源,大力發展知識產權國際貿易,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以開放謀共享之福
中國機遇,世界共享。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要求能以更大力度、更加有效地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資。
臺盟中央在今年全國兩會上針對外資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提出了很多務實建議。臺盟中央建議,依托國家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和地方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統籌協調機制,不斷強化對外資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統籌協調和指導。各級政府要健全與外資企業的常態化機制化溝通渠道,堅持對內外資企業知識產權的一視同仁、同等保護。同時,要進一步拓寬知識產權公共外交渠道,不斷增進與知識產權國際組織、經貿組織及國家間的對話交流。
當前,數字貿易的快速發展,為自由貿易試驗區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帶來了新機遇。為提升數字貿易發展質量,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黃茂興建議,完善數字貿易法律法規體系,尤其是數據知識產權保護規則,鼓勵各個自由貿易試驗區根據當地的特色需求,在數據流通和交易領域進行實際的嘗試和探索,打造出一套多方協作、高效便利的跨境數據流動監管機制。
他還建議,以開展數字貿易先行先試的自貿試驗區為抓手,打造數字貿易國際樞紐地,融入全球數字貿易治理體系,積極參與制定跨境數字貿易的產業標準,完善隱私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等相關制度。
中國的開放之門越開越大,將同世界各國共享更多發展機遇。為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知識產權作為國際貿易的“標配”,必將為促進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提供有力支撐。(本報特派記者 王宇 李楊芳)
轉自:中國知識產權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