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央行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2020年3月30日人民銀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500億元逆回購操作。此前,央行已連續29個工作日暫停逆回購操作。
央行上次開展逆回購操作是在2月17日,當日,央行公告稱,為對沖央行逆回購到期等因素的影響,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2020年2月17日人民銀行開展2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和10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本次重啟逆回購操作下調了中標利率。央行官網信息顯示,今日(30日)逆回購操作期限為7天,中標量為500億元,中標利率為2.20%,2月17日逆回購的中標利率為2.40%。因今日無逆回購到期,當日實現凈投放500億元。
3月26日,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召開2020年第一季度例會。會議指出,要跟蹤世界經濟金融形勢變化,加強對國際經濟形勢的研判分析,加強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注重靈活適度,把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物價水平總體穩定。
3月27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和實施力度,要抓緊研究提出積極應對的一攬子宏觀政策措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要充分發揮再貸款再貼現、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等金融政策的牽引帶動作用,疏通傳導機制,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為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實體經濟發展提供精準金融服務。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表示,一方面,監管部門始終保持流動性的合理充裕,為穩定實體經濟運行提供了有效保障。另一方面,在海外貨幣環境寬松和國內通脹壓力仍存的情況下,我國貨幣政策調控展現出了定力。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表示,“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意味著未來LPR仍有下行空間,而“疏通傳導機制”也意味著融資成本下行不能僅依靠下調MLF來解決,也需要商業銀行降低對短期利潤增長的過高要求,向實體經濟讓利。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要綜合考慮疫情防控、經濟發展、通貨膨脹、國外沖擊等各方面因素,適時適度使用各種政策工具,保障經濟平穩運行。貨幣政策在“以我為主”的同時,要增加政策彈性。要繼續搭配使用降準、公開市場操作、MLF等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市場利率穩中有降,特別是壓低國債收益率曲線,帶動企業信用債利率下行。
此外,溫彬指出,要繼續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4月中上旬或成為下調政策利率和存款基準利率的時間窗口,通過釋放LPR改革潛力,降低銀行負債成本,推動實體經濟綜合融資成本下降;要落實好已經出臺的專項再貸款、再貼現政策,提高信貸投放精準度,確保資金快速、準確到達所需領域。
轉自:中新經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