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jddtl"></strike>
    <noframes id="jddtl">

    <pre id="jddtl"></pre>

    <track id="jddtl"></track>

      <cite id="jddtl"></cite>

      視頻平臺“教授開講” 知識的大眾化傳播不必正襟危坐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作者:歐陽晨雨    時間:2022-02-23





        如今,越來越多的專家教授選擇在年輕人喜愛的視頻平臺上開課,“在視頻網站上大學”這句曾經的調侃正在走向現實。駱玉明、汪品先、戴建業、于賡哲等知名學者紛紛“出圈”,短視頻平臺成為他們傳播知識、演繹經典的全新舞臺。


        從火爆程度上看,不難看出他們的選擇“對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一名普通高校教師,面對的也就是幾個、幾十個、幾百個學生,就算是公開大課,也不過千把人。借助視頻平臺,通過網絡傳播,名師大家們收獲了數以萬計的“學生”,實現了“桃李滿網絡”,無疑是技術進步創造的“奇跡”。

        客觀講,在如今的大學課堂,再精彩的課,再用心的課,也總有一些“神游四?!闭?。這不是說學生不尊重老師,而是他們的興趣點未必在這些課程上,“強扭的瓜不甜”。但在視頻平臺開課不一樣,“學生”都是慕名而來,憑興趣而觀,沒有被動的學業壓力,也沒有太多利益的考量。在這種積極自主的學習氛圍之下,講者與聽者之間的交流更為自主,進而能讓雙方實現各取所需的“共贏”。

        正如報道所言,法律、文學、科學、藝術等,這些內容在各大平臺有著上億規模的播放量,視頻平臺已然成為年輕一代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尤其讓我感到驚喜的是,一些理工科的學生竟然也被社科領域的大家所吸引,沉浸在人文知識的海洋。這種本專業之外的通識滋養,對大學生全面素質的提升大有裨益,就算只是利用零碎時間多聽了幾堂課,也能開闊視野。

        有人會說,視頻平臺上的課程,提供的僅是知識領域的“快消品”。的確,視頻平臺的教學內容與大學課堂不太一樣,相對來說更加大眾化,而不會那么專而精。但在我看來,教學質量的高低,并不一定與課程內容的專精程度掛鉤,知識的層次也沒有“輕重”之分。沒有哪個負責任的學者愿意拿自己的聲譽開玩笑,那些“名師”更是如此。尤其是面對開放性強、傳播效率極高的網絡平臺,老師往往更愿意“精雕細琢”,拿出自己的最高水平。當然,基于網絡傳播的需要,網上的課程可能比較碎片化,缺乏足夠的系統性與深刻性。這種情況下,求學者除了借助“網絡大學”,也要學會搜尋更多學習資源,給自己補齊知識短板。

        在高校工作多年,我也體驗過大小教室的滋味,總體上的感覺,還是嚴肅多于活潑,如果將來有一天,遇到合適的機會,我很樂意面對攝像頭和網線愉快“開講”,與網絡另一端的“學生”互動。其實,總是板著面孔的我也很想知道,自己的那點“存貨”,到底能不能吸引粉絲,又能博得幾個點贊、轉發、收藏。


        轉自:中國青年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亚洲成年在线影院_特级高清免费a级毛片_国产一区精品无码_亚洲 另类 中文 日韩